2025年4月30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福并提出殷切希望。五四青年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和亲切回信在我校师生中迅速掀起学习讨论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砥砺奋斗、冲锋在前,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书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强国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回信原文
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
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
来信收悉。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向你们和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
习近平
2025年5月2日
师生热议
党委书记、校长 王洪彬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字字千钧、振奋人心,既是对边疆支教青年的高度褒扬,更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嘱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切关怀,也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支教青年在边疆教育事业、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中的突出贡献,充分肯定了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坚定选择。这让我联想到河南科技大学学子近年来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从参与“三下乡”的学子到扎根西部支教的志愿者,从“双创”大赛中斩获佳绩的团队到助力地方产业升级的科研先锋,河科大青年始终以行动诠释着“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党委将把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顺应时代发展之潮、铺就青年成才之路,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向西冲锋、向实深耕、向新突破”,主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青春智慧倾洒在祖国最急需的地方,锲而不舍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河科大的青春力量。
校团委副书记 张毅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并寄予殷切期望,强调“青年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这封回信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既是对新时代青年精神品格的极大认可和褒扬,更是对共青团组织育人使命的明确指引。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站位,将青年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筑牢信仰之基,锤炼过硬本领。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引导青年学子既做“追光者”更当“擎旗人”,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姚占杨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激励广大青年。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实践育人载体作用,教育引导青年自信自强、奋发进取,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治理、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魏明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注入了动力,吹响了号角。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把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将就业育人纳入人才培养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就业相融,培养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就业与实践中甘于奉献、勇担重任,涌现出了一批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乔小全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学子,他们扎根边疆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春誓言。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张子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精神,我深受触动与启发,信中对青年投身基层、奉献西部的高度肯定,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人生价值。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定当做好青年思想的领航者,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好青年发展的护航人,立足青年成长需求,搭建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等实践平台,鼓励青年扎根基层、磨砺本领。
未来,我将持续完善“思想引领-实践锤炼-成长保障”全链条培养机制,引导更多青年以青春之力、奋斗之姿,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土木建筑学院团委副书记 陈仲弘
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饱含对青年投身边疆、服务基层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基层团组织负责人,我深刻感受到这封回信对学院青年工作的指引和方向。
以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回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嘱托,与学院“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近年来,学院团委通过“乡村振兴实践~筑梦青年支教团”“基层调研实践”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未来学院团委将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青年深入基层调研,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践诠释担当。
以奋斗精神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练就过硬本领”,正是土木学子投身国家建设的核心要求。学院团委将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学院创新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在桥梁工程、生态修复、古建筑遗产保护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年担当作为。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以青春奉献边疆”的事迹,为学院青年树立了标杆。学院团委未来将开展“青春对话边疆”主题活动,邀请扎根基层的校友分享经验,组建“土木青年先锋队”,参与老旧社区改造、防灾减灾宣讲等志愿服务,让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团委将以此次回信精神为指引,引领青年以“强国有我”的信念,在基层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河洛书院毕业生 林晶莹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让同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团干,处在离青年最近的地方,我和团员青年们共同学习,一起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乡镇干部担当作为和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鼓舞着我,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事迹感染着我,都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志愿者初心,服务青年,深入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
从中原大地到祁连山下,我在西部学习、成长,在接下来服务期内,我将调整状态,坚持学习,坚定政治信仰,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团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思索未来的道路,将基层工作经历转化为经验,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提升各项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践行青春誓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生 杨建军
当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后,我内心深受触动,对青年责任有了更为深刻且务实的感悟。
我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龙口镇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工作。那一年在龙口镇的经历,就像一场意义深远的实践课,让我亲身参与到青少年服务工作中,看到了西部地区在青少年成长教育方面存在的需求与挑战。这段经历,如同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奉献西部的种子,让我深刻认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次奔赴西部,因为我深知这里是我实现价值、贡献力量的广阔舞台。
正如回信中所强调的,在西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付出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场相互成就的旅程。我们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活力与智慧,促进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进步;而西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也为我们提供了成长与历练的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时代赋予了青年重要的责任,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个人的成长与西部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个人的奋斗目标与西部的发展方向同向而行。我会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的工作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同时,我也会保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为西部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