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网 - 河科大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单位: /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 08:45 / 人气指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首站即来到洛阳,深入洛轴集团、白马寺和龙门石窟,详细了解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决心,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勇挑重担,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中积极作为,在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不懈奋斗!

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洪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河南科技大学应“一五”时期国家战略发展之所需、服务国家制造业布局需要而生,与洛阳一拖共同见证共和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诞生,与洛阳轴承厂共同见证了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坚决扛起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方面主动作为,一体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紧缺,突出轴承等特色优势,发挥科技策源地、产业孵化地、人才高地作用,构建匹配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的学科发展体系,加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河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李聚波

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洛阳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洛阳市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情况。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对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展现出坚定决心。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洛调研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夯实制造强国根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与龙头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先进制造产业跨越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将技术创新上的“先行一步”转化为引领发展的“领先一步”,推动“河南制造”高质量发展,擦亮“河南制造”名片,为先进制造产业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张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应国家“一五”期间建设洛阳工业基地的需要而建立,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与共和国工业长子企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探索形成了“一厂一所一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作为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将锚定目标,以服务现代制造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洛轴等头部企业合作,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深化产教融合育人,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蔡海潮

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洛阳视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亲切勉励洛轴集团我校校友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奋发有为、多作贡献。作为轴承行业“黄埔军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校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我们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轴承行业发展为己任,坚持“立足行业办学背景,做专精特色人才培养隐形冠军”的新工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用融合优势,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新模式,持续深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学会等多主体联合培养机制,持续打造产科教融合实践创新平台,为轴承行业企业持续供给高层次优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河科大力量。

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云红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发表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把河洛文化与河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一起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不断对文物和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洛阳,不仅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城市,是一座古今辉映的经典之城。本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洛阳的考察,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既看经济发展“硬实力”,也看文化发展“软实力”。当前,河洛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洛阳之行必将给洛阳和河洛文化研究注入强大动力。作为洛阳地方的文化学者,我将扎根河洛,为河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商学院旅游系教师 赵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了两座文化地标,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新希望与新要求,让科大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面临转型,未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在学校“双一流”大学创建背景下,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河南省文化遗产旅游行业学院建设,持续深化“政校行企社”协同机制,打造中原地区文旅智库高地,为讲好黄河故事、激活文化遗产时代价值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在国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深度融合发展期,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机电工程学院轴承231班学生 孟德旺

习近平总书记来洛阳轴承厂的讲话令我深受触动、备受鼓舞,既是对轴承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肯定,也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轴承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我将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积极响应打造以洛阳为中心的高端轴承产业集群这一政策,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为日后参与实际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支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知轴承虽小,却承载着大国重器的运转命脉;我愿以青春为轴、以奋斗为承,将个人理想融入洛阳先进制造业崛起的浪潮,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河洛书院历史211班学生 李奥聪

习近平总书记赴洛阳考察,他的讲话为我们历史学专业学生指明了方向。身为其中一员,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文化传承发展事业。一方面,我们应秉持严谨态度,钻研洛阳等地历史文化,利用数字化等新技术,深入挖掘文物背后故事,让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文旅融合实践,通过创新表达形式,如创作历史科普作品、参与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等,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大众文化获得感,在新时代传承中彰显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商学院旅游管理221班学生 许雅欣

习近平总书记到洛阳考察,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了文旅融合与文化遗产保护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洛阳轴承集团,我深刻体会到这座“共和国长子”企业不仅是制造业标杆,更承载着几代洛阳人的奋斗记忆。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业遗产若能充分利用,便能够让游客在齿轮转动间读懂“洛阳制造”;在龙门石窟前,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文化遗产,同时他也鼓励青少年实地感受文化传承的场景——这恰恰是:既要让千年石窟“活”在数字展陈中,更要让文化自信种在青年一代的心里。真正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是让每个到访者都成为中华文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未来,我一定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诲,结合旅游专业知识以身践行,努力为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农学院(牡丹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植产242班学生 朱晨漪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将以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扎实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用创新思维解决农业建设中的问题,把创新成果带到田间地头,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靠科技增收”转变,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农自卓越241班学生 郭浩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调研时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农业装备领域的学生,我们站在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浪潮之巅,既面临挑战,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把新质生产力紧紧融入专业学习中,拥抱创新、扎根实际、放眼全球,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艺术与设计学院展示设计242班学生 李铭欣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的消息,身为河南科技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我的内心满是激动与思索。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让我明白在设计中,文化传承至关重要,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文创作品是连接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我们可以提取龙门石窟佛像的形态元素,如衣袂的飘动、慈悲的眉眼,融入现代产品,让古老艺术以新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借鉴白马寺建筑的色彩搭配、结构特点,设计出富有文化韵味的作品。通过文创,让更多人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作为设计专业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为动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创意让文化“活”起来,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