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网 - 河科大新闻

我校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单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17:26 / 人气指数:

党委书记、校长 王洪彬:今天,我与师生一同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大典礼,更是一堂启迪思想、锤炼党性的爱国主义思政大课,生动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和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彰显出大国的风范和胸怀、自信和从容,为我们更好地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开创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伟大抗战精神滋养强国一代。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河洛大地丰富红色育人资源,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育人全过程。要发挥学校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有组织地推进伟大抗战精神宣传研究阐释,推动伟大抗战精神与服务国家战略、学校改革发展紧密衔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李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举行盛大阅兵式,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团结奋斗、维护主权的强大力量。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阅兵式上展现的高精尖武器装备和人民解放军的雄壮英姿,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自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历史,发愤图强,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车辆交通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冯飞:《孙子兵法》在作战理念中强调“先胜而后战”,即在作战前要先有必胜的把握。随着近些年我们国家在国防战略上非常正确地坚持军事改革和科技创新,“胜”的实力不断增强。而且,这个“强”不只是各个武器装备单元节点的“强”,更是从弹药到装备,再到各个链条协同互通,成体系地“强”。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子弟兵的“钢”多“气”多,是“必胜”信心的根基。这也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出了“人间正道”,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西方“丛林规则”的厌倦和反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在百年大变局中成为广受认同和拥戴的“广德大道”。

农学院(牡丹学院)党委书记 张君新: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国家综合实力、国防科技水平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国际意义。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将极大地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80年前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血肉之躯换来的民族新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中,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奋进,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之中,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力书写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处副处长 冀保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歼 - 35 隐身舰载机等“国之重器”亮相,彰显我国国防科技实力跃升。河南科技大学作为省部共建高校,深感使命在肩,将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聚焦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阅兵装备技术突破与我校“双一流”创建学科优势契合。近年来,学校在多领域取得成果,龙门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向国防领域转化,为装备升级注入新动能。学校与企业共建智能工厂与中试基地,加速技术攻关。通过“产业对接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赓续红色基因,培育创新人才。学校将继续以应用研究牵引基础研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通过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为国防科技事业输送更多“河科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任金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以庄重肃穆的仪式感与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向全世界郑重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根本立场始终如一,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坚不可摧。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守正确历史观,旗帜鲜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坚定守护历史真相,绝不让历史被歪曲、被篡改。要深切缅怀先烈们舍生忘死的峥嵘岁月与英雄壮举,铭记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付出的伟大牺牲,从他们矢志不渝的信仰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炽热爱国主义情怀,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干担当的行动自觉,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汇聚起磅礴厚重、生生不息的奋进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霍玉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今天隆重的集会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受阅官兵的正步声与历史的回响重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军容的严整,更是对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深情告慰,警示人们永远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隆重的纪念也表达了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引领大学生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党政办公室 周树堂:2006年至2016年在部队服役的十年时间,我亲历见证了军队由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程,军队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2017年脱下军装转战到教育战场,不知不觉八年时间过去了,我又亲历见证了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历程。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看着屏幕里新型装备驶过长安街,战机翱翔、导弹列阵,在这钢铁洪流里,藏着我们曾经的努力与期盼,更藏着国家的底气与硬气。我骄傲,骄傲这盛世如我们所愿;更安心,知道这家国,有了更可靠的担当。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唯有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方能不负这盛世荣光,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教育事业的坚守里高高飘扬。

党委武装部 陈广辉:阅兵式上,解放军队伍步伐整齐,军姿昂扬,各种高科技军事装备层出不穷,展现出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生产实力,让我们心中激荡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阅兵式点燃了大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凝聚了民族力量。下一步我们会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进一步解读阅兵式的内涵和意义,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增强同学们建设国家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聂雨墨:80年前,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感到自豪和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这次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维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校迷彩协会学生 赖李豪:作为一名学校迷彩青春协会的成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阅兵仪式。当庄严的国歌奏响,三军将士以铿锵的步伐走过天安门,新型武器装备列阵长安街,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那整齐划一的步伐,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的体现;那自主研制的尖端装备,是国家科技强军的硕果;那坚毅自信的面庞,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写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代化国防力量,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传承。阅兵凝聚着强国强军的时代强音,也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深刻思考自身责任。我们将把阅兵展现的忠诚信念、严明纪律和使命担当融入日常,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专业学习、国防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践行报国志向,让青春在为祖国奋斗中绽放光芒。这既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有力的承诺。

记者/许彤 贺倩 罗旭生 王梦真 魏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