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网 - 媒体河科大

河南高教:河南科技大学:高举旗帜跟党走 奋勇争先谱新篇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08:50 / 人气指数:

河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和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上级团组织的部署,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书写浓墨重彩的青春篇章。

强化思想引领,让青年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丰富主题教育,引领青年奋进方向。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习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开展一系列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教育活动超过200场次;大力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覆盖团员青年20万余人次。开展“国旗下的誓言”升旗仪式暨主题演讲240余场,不断夯实全校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思想根基。

学校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仪式

深化“青马工程”,强化青年思想淬炼。学校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构建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养体系,打造“理论学习+调研交流+实践锻炼”课程体系。累计举办培训班8期,培养青年学生骨干2492名,其中10名学员入选省“青马工程”,2名学员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学员开展“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宣讲活动

选树先进典型,感召青年担当有为。持续举办五四表彰大会,评选出“河科大之星”“自强之星”等各类青年榜样。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吴迪,“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曹君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铎、王涛等一批优秀青年。他们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曹君娴

筑牢网络阵地,共建青年精神家园。学校团委积极探索思想引领的新载体、新形式,推动团属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官方微信平台多次在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百强,在河南省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排名中位居前列。先后向共青团中央微信平台推荐采发原创视频、H5、漫画等6件;与团中央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漫画平面作品3期,浏览量累计30万余次;微博平台采发的“团团大拜年”等,最高阅读量达1895万。制作发布视频《超燃!河科大师生齐声高唱〈我爱你中国〉,以青春之名向祖国告白》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浏览量达9.8万次,点赞量突破1万次。

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实践育人平台更加广阔

聚力打造创新创业育人平台,三大主体竞赛成绩显著。学校完善创新创业赛事机制,优化项目培育孵化平台,提升备赛能力和项目质量。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中屡获佳绩。学校在“互联网+”大赛、“大挑”“小挑”等赛事中,获得省级奖项757项,国家级奖项96项。其中荣获2022年第八届“互联网+”国赛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6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5名;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小挑”竞赛国赛金奖2项、铜奖5项,总成绩位列全国本科高校第33名,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中“金奖”的突破;2023年第十八届全国“大挑”竞赛主体赛国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中“特等奖”的突破;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小挑”竞赛中,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7名;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9项,获金奖数位居全国本科高校第38名,本届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王鑫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荣获“优胜杯”

聚力打造校园文化育人平台,“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更加彰显。学校按照“社团打基础,院级出特色,校级出精品”的思路,形成了“一会”(新年晚会)、“两周”(毕业生主题文化周、精品社团展示周)、“两月”(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月、五四青年集中行动月)、“三节”(草坪音乐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每年开展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连续两届在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草坪音乐节

聚力打造社会实践育人平台,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力。学校坚持“双百”标准,组建550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基层,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获媒体宣传万余篇。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荣誉32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全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聚力打造志愿服务育人平台,品牌志愿项目贡献度突出。学校注重培育“人人公益”的志愿精神。先后30万余人次参与新生报到、疫情防控、文明交通、牡丹花会、省运会、央视中秋晚会、全运会等志愿服务。学校以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抓手,注重结合专业特色,形成了“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省级奖项7项、国家级奖项3项、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选派166名应届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和乡村振兴计划,荣获多项省级以上集体和个人奖项。

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志愿服务

推进共青团改革,团组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坚强有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团的组织基础。学校召开共青团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定实施《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党建带团建加强党团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文件,配齐配强专兼职团干部,持续推进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成立共青团工作专门委员会,将专职团干部、青年教师、主要学生干部纳入其中,强化共青团工作研究谋划。

以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为基础,发挥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制定实施《团支部工作手册》《团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团委书记班子成员联系二级团组织工作制度》,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引;组织开展“微团课”大赛、“主题团日活动”“活力团支部”和“魅力团支书”评选等活动,形成“互比、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学校两次在河南省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中荣获“活力杯”。

组织开展“微团课”大赛

以“推优入党”工作为抓手,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学校严格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规定,完善制度做好团员推优工作。重视“推优”前的引导培养、突出“推优”过程中的指导培养、延续“推优”后的教育培养,铸就推优入党工作成效“高标、高质、高效”。近年来,经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的比例达到100%。

以构建培训体制机制为出发点,锻造高素质团干部队伍。学校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依托“先锋论坛”“青年大讲堂”等平台,持续强化专题培训、交流学习。鼓励团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4名青年团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

开展团学骨干培训班

以推进学生会、学生社团改革为目标,当好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学校制定实施学生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优化组织架构,缩减人员规模。“小中心、大外围”的运行模式初见成效,“洛洛就业帮帮团”项目获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优秀项目奖。制订实施学校《河南科技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成立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拓展社团品牌项目育人内涵。积极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把团支部建在社团上。